close

這是從小蜜蜂媽咪那引用的文章分享感謝分享


小蜜蜂媽咪從親子天下雜誌2010年NO.12月刊上讀到,特地上網查詢一下,親子天下網頁也有,與大家一起分享~~


...................................................................................................................................


作者:李坤珊  出處:親子天下


覺得孩子很拗,總是「非這樣不可」嗎?
其實,幼兒缺乏真正的時間概念,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此時此刻」。給孩子一個固定的生活時間表,
讓他們能放心的等待,有信心的期待,就能在充滿安全感的環境長大。


開學後的第二個星期,歐文的媽媽約我談話。她說:「歐文早上都哭叫著不讓我離開學校,我想是因為他不習慣一大早看到那麼多孩子。從明天起,我會早點叫他床,好讓他不但完成早上在家中的一切活動程序,也早一些送他到學校來。你覺得這樣好嗎?」
就這樣,歐文每天早上總是從從容容的,抱著他的猴子喬治,在七點四十分左右走進教室。他的程序,總是先放好午餐盒,脫掉外套並掛好, 然後笑著問我:「你在做什麼呀?」 與我簡單的對話後,隨著媽媽或者爸爸,走向早晨的拖兒中心。這個不變的程序,讓他很快的適應了新環境。


歐文的媽媽很有智慧。倒不是說她讀了很多育兒錦囊,或者擁有很高的學位,而是她很了解幼兒。她了解她的四歲兒子,對每天的生活有一定的程序,那是孩子的需要。她也清楚幼兒無法掌控環境的改變,所以她改變自己的作息,切實執行:「給孩子一個固定的生活時間表。」因為固定的生活時間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之一。




依靠固定事件掌握未來



你的孩子是不是在出門前一定要做某件事?睡覺前有一定的活動程序?吃飯前也非得完成某個活動不可?我遇見不少父母,對幼兒這樣的「無法變通」和「龜毛」感到困擾和不耐煩。


但我想請成人想想,成人的生活程序其實很複雜,充滿許多變化。為了完成手邊所有的事,成人可以、也必須調整生活的程序。但倚賴大人生活的幼兒,卻還不具有真正的時間概念,


他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此時此刻」。


所以假如此時此刻該發生的事沒發生,就表示「沒有或失去」,那樣的突然失去,讓他害怕,也讓他感到失控和無力。


而倚賴我們生活的幼兒,在大人的變動步調下,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所以他們唯一能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的,就是依靠生活中的固定事件,來掌握未來。


想想看,幼兒在托兒所裡,是不是常以同樣的邏輯,問著類似的問題。


例如,為了想要媽媽趕快來接他,所以不斷的問:「是故事時間了嗎?」因為他知道故事時間後,媽媽就會來了。「不可測」,讓幼兒擔心,也讓他無所適從。相反的,


能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讓幼兒安心,也讓他相信「等待」。


所以貼心的父母,要盡全力使幼兒的生活作息,維持一定的規律。


細心的老師也得想方設法,讓生活中的大小事件,依循一定的程序。


成人設法維持一定的作息規律,小孩才能確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比如說,他知道吃完早餐後,媽媽就會帶他去散步。也正如每個小小孩都有他一定的起床程序,不管是要媽媽先抱一下,或是要爸爸搔他癢。
這些固定的程序,從開始到結束,一個都不能少。少了一個步驟,會讓他不安和焦躁。


讓孩子能放心的等待,有信心的期待,這就是安全感。


三歲的尼可是個很黏媽媽的孩子,但從尼可第一天上學開始,她的媽媽就與她約定好一定的說再見程序。
媽媽問:「誰是我最愛的寶貝?」
尼可說:「是我。」
尼可坐在媽媽腿上,媽媽慢慢的數到十後,向她說:「聽老師說完故事後,媽媽就來接你回家了。」
兩個星期後,尼可可以含著淚,跟媽媽說再見,走進教室。沒有掙扎,沒有不確定,只有不捨。沒有掙扎,所以她很快的信任環境。


沒有不確定,所以她很快的在學校,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標,盡興的與同伴一塊兒玩耍、一塊兒學習。


固定程序,學會自處和處事



站在幼兒的立場想想,他的生活經驗這麼有限,而外在的環境對他而言是如此複雜。


他要知道如何得到他生活中所需要的?又要想辦法如何才能適應環境?


於是他得先從日常生活的固定事件中,整理出:「先這樣,就會那樣」的生活秩序和規律。


掌握了規律,幼兒就能掌控自己會去哪裡?會是怎樣的?會有什麼?所以自己該做什麼?等等自處方法。


比如說,許多幼兒一不小心碰撞後,就會要求貼OK繃,因為他掌握了大人處理疼痛的方式,是貼上OK繃。貼上OK繃後,傷口就會沒事了。


了解處理受傷的規律,幼兒就有了自處的步驟來依循。


從固定事件中掌握規律,幼兒也慢慢了解了外在世界的互動方式。


比如說,做錯了就說對不起,受惠了就要表答謝意。


愈能掌握外在世界的互動方式和規律,孩子愈能預測外在世界的「變動」,就愈覺得有安全感和能力,


因為他們慢慢的學會如何「處事」。


又例如,他知道爸爸用力抱他後,與他划個手拳,他就得跟爸爸說再見,隨老師進教室。


一定的程序,讓他不用猜測、不需鬥智。


因為他知道,爸爸真得走了,但一定會在「故事時間」後來接他


。這就是信任自己、信任環境的處事態度。


班上六歲的布萊恩在作文中寫著:「我每天早上一張開眼睛,就知道媽媽在樓下做早餐、狗狗在外面尿尿、爸爸已經去上班。我愛我的家。」


「不變」,真的是一種幸福。


但願全天下的小孩,都在那安全感中張開眼睛,都在那信任中下床。


我那十三歲的女兒寧寧,至今睡覺時,仍堅持要抱小被被。出門坐校車前,也要媽媽幫忙梳頭髮,一個程序都不能少。但對十三歲的她來說,這些程序,已不像幼兒需求般的「不能少」,而是她喜歡也希望「不要少」。


「不變」,是幼兒的成長需要。


「不變」,真的是一種幸福的承諾和感受


~~~~~~~~~~~~~~~~~~~~~~~~~~~~~~~~~~~~~~~~~~~~~~~~


棉花糖媽咪的讀後感想


棉花糖在家裡也是固定作息


但我還是要檢討


因為雖然他吃飯時間和睡覺時間是固定的


但是遊戲時間和故事時間還有外出時間


麻麻沒有固定一個時間


所以很對不起棉花糖


因為有時要打掃家裡


所以只能讓他在旁自己玩


或跟著我一起做事


加搗蛋啦!


不過我會盡可能把他當成在幼稚園教小孩一樣的作息時間啦!


不過在家當然還是很彈性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幸福人妻小真 的頭像
    幸福人妻小真

    粉紅泡泡夢幻世界

    幸福人妻小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