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棉花糖媽咪我的想法~

 

從小蜜蜂媽咪那看到這篇文章

 

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自己曾身為幼教老師感同身受

 

但是教育的體制

 

學校的教育政策

 

讓我們必須按照規定走

 

注音對孩子來說是象形文字

 

所以開始學習他並不具備任何意義

 

但是藉由遊戲中學習

 

確實是讓孩子可以增加印象的方式

 

如果我有時間

 

我在重操舊業

 

分享注音遊戲的方式

 

而不是讓孩子死板板的學注音

 

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上的學習

 

我家拔拔沒接觸過教育

當然也跟一些其他父母一樣

比較喜歡傳統教育的方式

但是這樣填鴨式的教育

只是讓孩子對學習上更加沒興趣

 

每位專家有每位專 家的看法

所以見解不同

要聽誰的呢?

當然是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

哪一套教育適合自己的孩子

就用哪一套吧!

要對孩子們因材施教啊!

 

就如我說的教育的體制

現實的生活裡

讓孩子不得按照父母的期望學習

但是我們或許都太操之過急要孩子學這學那

你我都還在跟孩子一起努力學習中

我們就這樣一起聽各種不同專家的建議

來評量哪種方式對我們的孩子是有幫助的吧!

 

 

 

 



幼稚園學注音,不見得先學先贏


作者:林佩蓉  出處:親子天下




研究顯示,在幼稚園階段學注音,學業不一定一路領先,先學先贏效應通常只出現在小一上學期。從下學期開始,幼稚園沒有提早學注音符號、大多時間在遊戲的孩子,小一上學期結束多能迎頭趕上,而且年級越高,在語文學習表現上更是遙遙領先…







大多數幼稚園都會標榜他們是採某種特定教學,對孩子某些方面的發展與學習會有多大幫助,讓關心幼兒教育的父母聽得「霧煞煞」,這麼多教學法的專有名詞,到底特色是什麼呢?


幼稚園的教學有很多種型態,包括:角落、學習區、大單元、主題、方案、蒙特梭利、傳統、雙語等;不同的教學型態植基於不同的理論觀點,對於孩子應該學什麼、怎麼學、主動還是被動學習、老師所應扮演的角色、應如何引導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譬如有的是強調分科教學,有的是重視統整教學;有的是利用練習本或作業簿,讓孩子從紙上作業中學習;有的是鼓勵孩子進行各式遊戲,讓孩子從遊戲及探索中不知不覺地做綜合性的學習;有的是完全依照老師預先設計的教案進行教學活動;也有的是視孩子的興趣而定,逐步發展教學活動。


無論哪一種教學法,都應該考慮孩子的身心發展需求及特質、尊重孩子的自主權,才能讓孩子快樂地學習,並完成幼年階段應有的成長與發展,父母如果想要知道進一步的資訊,必須閱讀相關書籍,並詢問園所相關資訊。


不過,若觀察幼教現場,傳統教學法仍是最常見的方式。


在傳統教學法的教室,可看到如下景象:「小朋友,打開數學課本第十五頁,看書上這一題,答案應該是多少?」「小朋友,在本子上這一行的每一個格子都寫上ㄅ,要一筆一劃寫得很整齊、很漂亮喔!」傳統教學法強調培養孩子讀寫算的基本能力,課程多利用讀本,採分科教學,這一堂上注音、下一堂上數學,各科間完全無關;老師依照課本進度上課,要求孩子透過紙上作業、不斷背誦、記憶與重複練習來達到學習效果。


這種教學最容易進行,卻不符合幼兒教育原理,是最不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型態。但是很遺憾的是,這種教學型態在私立園所相當常見,而且愈鄉下地區愈普及。原因,歸根究底還是因為許多父母不適當的期望造成。


許多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把幼稚園當作小學先修班,以為孩子「先學先贏」,強力要求老師儘早教孩子認注音符號、認國字數字、背誦唐詩宋詞,要求老師每天都要給孩子功課。


然而,這些在幼稚園就提早學習小一課程的孩子,上了小學後,是不是真的能一路領先?


遺憾的是,一些長期研究結果顯示並非如此。以中產階級家庭孩子來說,先學先贏效應通常只出現在小一上學期,從下學期開始,沒有提早學注音符號、大多時間在遊戲的孩子,小一上學期結束多能迎頭趕上,下學期多可並駕齊驅,到了二上,在詞彙庫、閱讀理解及簡易寫作的表現上多能後來居上,而且隨著年級愈高、更加遙遙領先。因為他們在幼稚園培養了熱愛閱讀的習慣,上小學仍然繼續主動閱讀課外讀物。


父母不要太短視近利。學習是馬拉松賽跑,孩子學業成績好不好,核心能力與態度培養很重要,不能單從會認會寫多少字、會背多少首詩來衡量。(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理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人妻小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